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|这张文凭及其获得者,创造了多个“第一”

新闻热点 2025-09-14 17:30:06 42

  【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——文物里的文物文凭“第一”系列

  【编者按】近日,“何以中国 和合共生”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举行。说话有获在这里,声海咸嘴淡舌网既有古代天津“第一件艺术品”“第一座国家粮库”“第一次命名由来”,报张又有近代我国“第一套邮票”“第一只国产手表”“第一张大学文凭”……这些“第一”,创造多编织成河海文化、个第津门历史,文物文凭鉴证了“和合共生”的说话有获时代脉动。本期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专栏,声海以第一人称视角,报张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,创造多带你探寻津派文化、个第何以中国。文物文凭咸嘴淡舌网

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|这张文凭及其获得者,说话有获创造了多个“第一”

(☝点击海报,聆听文物故事)

  “英文、几何学、天文学、律法总论、万国公法、商务律例……这些,都是法科毕业生王宠惠学过的课程。他在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,修满我身上所列的二十门科目后,拿到了我——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。这些大学课程既有法律,又涉及自然科学,当时的通识教育思想,已足令今人惊叹。”

  ——来自清钦字第一号考凭的自述

  文物简介:

  清钦字第一号考凭现藏于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,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毕业证,由北洋大学堂(现天津大学)颁发。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大学,1895年由盛宣怀创立于天津。1899年,北洋大学堂的第一届学员毕业,1900年元旦颁发了第一批文凭。

  这张毕业证书的获得者王宠惠,1895年考入北洋大学堂,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,后又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。王宠惠法学造诣深厚,曾任海牙国际法庭大法官,并第一个将《德国民法典》翻译成英文,使之成为诸多美国大学的教科书,被誉为“民国第一法学家”。

  监制:张宁  策划:李政葳 李春鹏  统筹:唐颖 储佩君  文案:孔繁鑫  制作:孔繁鑫 曾震宇  设计:杜丹

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|这张文凭及其获得者,创造了多个“第一”

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“文物会说话”有声海报专题

[ 责编:刘昊 ]
本文地址:http://jian.hyjuy.com/news/52b2999918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《大美山河 新乡村》诗歌朗诵会在长沙举行

【晒晒咱的国之重器42】嫦娥六号:揭开月背那层“纱”

谭艳宾姐妹用西兰卡普织就传承与共富路

奇瑞风云A9开启盲订

社评/香港要做机器人研发应用的“引领者”

友情链接